使用CURA會自動長支撐材很方便,但是有的時候拆支撐材真的是會很苦惱,其實支撐材是可以設定的。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支撐材要怎麼,支撐材的開啟請點我去看介紹,而裡面有二個設定,一個是EVERYWHERE,一個是TOUCHING BUILDPLATE. 這二個差別在於內部懸空會不會長支撐材。左下圖就是Everywhere的支撐材,你可以看到圓圈內裡面也會長支撐材,而右下圖的Touching buildplate就只有外部會長,內部不會長。
所以當你的模型內部的型狀,是不需要長支撐材時,請選擇Touching buildplate, 這樣就不用拆內部的支撐這麼辛苦。當然如果想要不支撐,就要善用切割技巧,請看我們的玩3D列印機一定要會的技巧~~切割!! 這篇文章。
而支撐材的高階設定,要在哪開呢?請見下圖。
只要在cura上選擇打開專家配置就會出現如右圖的選單出來。而右上區塊的SUPPORT就是支撐的設定區。有關支撐結構類型有LINES跟GRID。而LINES的形狀就是片狀的,而GRID就是長十字結構,小編個人是偏愛LINES的結構,但也是有人偏愛GRID結構,這就見人見志了。
而支撐角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設定,而這個角度指的是你的模型物件跟垂直軸的角度,不是跟底板的角度哦。
一般來說我們都是設定45度,不論你用什麼機器應該都是用的很好,而當您用的機器是比較好的時候,則支撐角度就可以開到比較大,當然這跟你的機器給予物件吹風冷卻能力及細緻度有關,像我司販售的KINGSSEL(國王機)系列機器,最小層高開到0.05MM或,甚至開到角度75~80度都可以不用支撐材。見下方預覽圖介紹。
設定45度長支撐材。
設定60度長支撐材。則物件只有45度,所以就不長支撐材了
而填充數量的設定,則是可以減少支撐材的數量,一來是可以節省耗材的浪費,二來是拆除時會比較輕鬆。但是建議設定至少要有15%。
由下圖用預覽去看會發現,當設的愈低時,支撐材會愈稀疏,反之則愈密。但是太稀疏的話,你的物件表面會因為支撐不足而表面會很醜。
CURA設定密度10%時的樣子。
CURA設定密度30%時的樣子。
CURA設定密度80%時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