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1 廣編企劃 Fastlab 、 資策會服創所 、 經濟部工業局 、 3D列印
根據國際市調機構 IDC 報告指出,全球 3D 列印總支出,包括硬體、材料、軟體、服務等,到 2019 年將達 138 億美元, 2022 年前將增加到 227 億美元, 5 年間的年均複合成長率為 19.1 %。放眼市場,臺灣 3D 列印產業隨著全球風氣的興起,法規、產業聚落、產業整合以及終端市場發展數年,使得環境已較多數亞洲國家先進,同時在產業服務應用的開發、生產聚落的發展也更切合國內資源。
看準未來 3D 列印在新材料、新設備與新應用等面向,包括 AI 技術、 IoT 與機器人領域等等,都有難以估量的發展與可能。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服創所)日前於臺北南港展覽館展示「 3D 列印產業發展推動計畫」歷年成果,同時舉辦「 3D 列印主題創作競賽頒獎典禮」,展出近年來自 3D 列印主題創作競賽中勝出的優秀作品;此外,資策會也規劃 3D 列印專業級玩家陳學建的設計作品、 MODEX 的智慧家電、 R2 SpeedTek 機車改裝、 HardPrint 六足機器人、以及 FeedMe ! 自動餵食機等 3D 列印創新產品參與展示。
長期觀察國內外 3D 列印產業動態的專家,拓墣產業研究中心林建翰分析師表示, 3D 列印技術在機器人產業的應用上,具有引領未來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方向的關鍵意義,如以人型機器人 Atlas 的複雜腿部結構為例,應用 3D 列印技術後,可協助將機器人的重量與空間達到最佳化,而這是發展尖端機器人不可被取代的優勢。而機械手臂與3D列印結合的工作站也包括了 Stratasys 、 3D systems 、 Voodoo 、 Sawyer 等都有案例可循,透過 3D 列印能夠協助廠商進行客製化與自動化的生產。
資策會服創所結合產官學研 3D 列印技術 為臺灣摸索出產業發展轉型與升級的下一步
事實上,資策會服創所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指導下,建構整合使用者與產業的「 FAST Lab 3D 列印資源整合平台」,並成立南北「 FAST Lab 創用中心」做為 3D 列印自造中心示範點,推廣 3D 列印的示範應用,並結合 Maker Space 、 Co-working Space 、創新產品輔導媒合機制,協助創客將「創意作品」打造為「成功商品」,串接國內產業聯盟「擴大應用人才基礎」與「加速市場化」兩大面向,促進應用端產業加速實現創新概念,推動 3D 列印產業體系成型。
經濟部工業局呂正欽副組長表示,自 105 年起經濟部工業局即委託資策會每年辦理 3D 列印創作競賽,並建立企業需求與設計師創意供給媒合平台,透過合作機制的建立,推動並促進少量多樣的跨領域合作應用,於產業輔導、產學合作、鼓勵創客自造、摸索趨勢等等面向都有嶄新發現與成果。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也提到,今年競賽以「品味造型」、「匠心設計」及「物聯應用」三大主題創意角逐,主要是進一步反映未來科技發展趨勢並鼓勵國內創作者參賽。本屆比賽也特別強調「應用」的重要性,而以報名參賽的作品內容來看,也反映出多數參賽者確實對發展應用特別有感。
今年在 3D 列印創作競賽歷經初賽與決賽兩次評審,本屆決賽優勝作品,除已顯示成熟使用 3D 列印技術,更掌握跨領域結合的「應用面」,具備「設計可行性與功能性」與「商品化及市場潛力」,更感受到 3D 列印技術跨領域結合在機器人及物聯應用的人才能量及創新發展空間,窺探臺灣未來產業發展升級的無限潛力與商機。